我们能不能体面地过一生

在职场中,没有体面二字(二)

说起异类,廖佳想起当年导师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平均的努力和平均的路径只能带来平均的报酬”——作为金融学专业出身,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最熟悉不过的名词。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定价的,市场最终均衡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
其实当年导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这个词语组成的句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有多大的功力。
直至工作到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见过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还有各种为升职加薪的不择手段和旁门别路,她终于想明白一件事:
按部就班的路径,等于宣告你就是一个庸人,你只配获得庸人的收入。
什么是按部就班的路径呢?
简单点来说,就是学校的升级制度。虽然有跳级的可能性,但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权威的意志“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一年级学习加减法,二年级学习乘除法……一直到初中毕业。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本质就是划定时间和范围让你来消化这些知识,所有的一切都是确定性的。
你不需要选择行业和赛道,不需要挑选团队和老板,也不需要做出决策,你的行动不是来源于对历史的分析和目标,而是一个明确的dead1ine:中考或者是高考。
你需要的只是跟着同龄人的脚步,跟着老师的脚步,跟着考试的脚步,唯一的kpi就是分数。
但是社会并不是这样的。
这个社会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大丛林,巨型的生态系统,好比热带森林:
每个人的起点都是千差万别的。你的终点也许正是别人的起点,而且人家还比你更努力。就好比有的种子落在了肥沃的土地,而有的种子落到了贫瘠的石缝间。
每个人的天赋也是各不相同的。别人信手拈来的,正是你学也学不来的。就好比老虎和壁虎,不可同日而语,是基因级别的差距。
更不用说所谓的际遇了。一帆风顺的年轻管理者比比皆是,厚积薄的不乏其数。即使你们是同一个职场物种,但是不同的环境和机遇造就了迥然不同的经历。
廖佳想起入行时的第一个总监。
这姐们属于“大器晚成”型,3o岁之前平平无奇:某邮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产品经理,3o岁结婚,31岁生子,在进入公司之前仅仅是一名小组长,3年之后再次跳槽,一跃成为高级总监,晋升度和搭上火箭一样,况且某公司也是业内的大厂。
刚开始廖佳很好奇,到底这位总监是何方神圣,个人能力级强的女强人?
但后来接触多了,现这姐们并没有很勤奋——7点之前准时下班,要知道,互联网公司一般都是1o点半到11点上班的。有时候还早点离开去接孩子;也没有很牛逼——对产品的见解也比较平常,不出经验的界限;更没有很会管理——事实上,基本不管理,互联网公司的层级结构相对扁平,也不需要天天汇报请示。
所以,她究竟是什么路子升上去的?和她同等能力和努力的总监候选人很多,为什么独独是她?
当时廖佳是真的没想明白。
结果一年后,她总监被别人撞见和经理搞办公室恋情。真的是大大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呵呵,原来如此。
“呵呵”这个词,此处表达的感情很复杂,也很微妙。
职场中的女性,能升上去的,一定都是狠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
这个点可以是异常的聪明:具有越同辈的业务眼光;
也可以是异常的勤奋:加班加到可以不需要老公孩子,不过的确有不少女性高管不结婚不要娃的;
或者就是异常的路径:这类统称为野路子,比如靠性优势,睡老板,便是其中的一条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