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大雪,彤云密布。
天光微亮,王傅便命演武场上下,清扫各处积雪。破除沟渠结冰。又为遍置看台各处的新式暖炉,加满石炭和清水。此处便看出,篷顶的妙用。即可将烟气直排,又能遮风避雨。自搭建起绵延起伏的“鸾毳裘”篷顶。赛马、演武,皆可终年无休。正如蓟国技艺,日新月异,推陈出新。鸾毳裘篷,亦历经换代。蓟国工匠,将“合甲术”,并“夹胶术”,不断发扬光大。最新鸾毳裘篷,由内中外三层织物,拼合而成。居中鸾毳裘,衬里绵羊革,外罩钢丝幕网。
立柱如伞骨支撑。盛夏时节,可驱动机关,收篷如落帆。亦或是升起篷壁透风,保留顶篷遮阴。诸如此类。机关术大行其道,蓟人深得其利。墨门大兴,几无可逆。
随石炭普及,节省了大量薪炭。不必砍伐西林。樵夫纷纷改行矿工。亦是时局使然。正如寝垫盛行,鼠胶供不应求,乃至国无硕鼠。关于胶黏。蓟王首选便是天然橡胶。
奈何橡胶树,可望而不可即。唯有大航海持续兴盛,触发远洋贸易,及环球航海。方有望实现。蓟王有生之年,恐无从获取。
终归物极必反。还需循序渐进。
待天光大亮。诸事皆备。楼桑八景,西林烽鼓,名不虚传。王驾入场,乘直达天梯,升上五重殿。领百官入暖阁坐定。四楼包间,三楼观礼台,二楼看台,陆续检票入场。
话说。演武场亦屡经修缮。各层功能,亦做增改。毕竟,除观演武决胜,还是蓟国兵曹,并军校所在。
兵曹,前汉时,乃丞相府诸曹之一,主兵事。今汉三公府亦置,兵曹掾秩比三百石;郡县所置,掾秩百石。另置兵曹从事(史),亦称兵曹参军。掾为长,史次之(副贰)。
蓟国兵曹,为王傅所辖。掾秩二千石,史秩比二千石。郡置,掾秩千石,史秩比千石。县置,掾秩六百石,史秩比六百石。
掌主国中兵事。辅汉幕府大营除外。
换言之,王傅公府,亦设在演武场中。
先前,扬武校尉高览,入演武场,编组兵马。一路所见,长史、参军、兵曹、军监、禀假、军市,官舍林立,不一而足,功用一目了然。皆是王傅公府所辖。
所谓“公府”,《后汉书·灵帝纪》注云:“公府,三公府也。”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合称“三府”。另有“四府”、“五府”之称。《后汉书·赵典传》注曰:“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后汉书·樊准传》又注:“五府,谓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由此可知,广义“公府”,当是三公府,外加太傅府及大将军府之统称。
公府,当高于幕府。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虽位在三公下,然亦可开府。唯有三公之上,可称公府。
今汉,尚书台分曹治事。有: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计六曹。蓟王将六曹分拆,(左右)国相治政,王傅治军,少府治宫,门下治吏,国老治学。分掌六曹之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凡言吏治,亦或言国家治理,大汉自当独步天下。
正如儒家兼容并蓄,中正平和。真儒者,绝无非黑即白,零和思维。正如察举制,科举制并存。蓟王窃以为,吏治与法治,亦当并立。
毕竟,事在人为。再完美的律法,亦需人去执行。
言归正传。
亦如先前。蓟王驾临,百官列席,看客坐定。金锣鸣响。
十一至十五,演武器旗,次第升起。
中书仆射荀采,高声唱报,亿钱得一,十倍递增。
琉璃上阁,二宫太皇,三王太后,并蓟王宫妃,百官眷属,皆翘首以盼。
果不其然。
“愿为庞硕、庞德,得演武器十三!”
“愿为张辽、华雄,得演武器十四!”
先声来自上阁。正是钟存慧贵妃。庞硕、庞德出身西凉,若能入选牙门将,当可领湟中义从、八种西羌。慧贵妃出手相助,情理之中。
后声出自包间。正是甘泉卫尉何苗。与甘泉太仆赵忠,俱为甘后三卿之一。此,必是甘后授意。时怀抱阿斗,单车南下。华雄率五百王骑星夜驰援。甘后感念其恩,故出手相助。
不等蓟王出声。甘后表情已道明缘由。
知恩图报,理所应当。蓟王又岂能怪罪。
话说,何苗日渐阴柔,整日涂脂抹粉,画眉描红。举手投足多女流。让甘后忧心不已。万幸,大将军何进,并何苗,皆有子嗣。后继有人。今领食蓟国真二千石俸。何苗此生无忧。更加麟子阿斗,认祖归宗。何氏亦不至家道中落。便,随他去吧。
心念至此,甘后涣然冰释。毕竟身逢大难,生死两难。死里逃生,已是侥幸。何必苛求,再为完人。
三通鼓起,演武器,次第入场。
如决赛首场,一般无二。双方演武十器,悉数补全。
斗舰下渠,车楼入轨。楯墙、弩车、舫车、车楼、列车楼、一字排开。
稍后,两座演武新器,万众期待,压轴入场。
循例,一、三,二、四,相对。演武器十三,外形与演武器十一,大同小异。亦是“霹雳翻斗车”。区别在于,机臂末端,非装一斗,而是一球囊。球囊乃皮革缝制,内中何物,不为所知。
“此何物?”
“未可知也。”
“革囊颇大,莫非与发石同?”
“若与发石车同,何必另造?”
看台一时众说纷纭,无有定论。
于是,众人又将目光投向,演武器十四。
演武器十四,造型与演武器十二,同样平淡无奇。貌似普通战车楼。坚木包铁,门窗紧闭。内中神机,亦不得窥。
“莫非,亦是浑天灯楼。”
“若是一物,何取二名。”
“窃以为,浑天灯楼,乃为望楼也。高升百尺,以窥敌城。非为乘风纵火。”
“足下,言之有理。”
“若如此,此楼当为纵火乎?”
“且一观便知。”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