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红楼之瑚不归

分卷阅读170

,也出乎我等意料。蔚忻是个死心眼的,这个时节命他镇守京师,最合适不过。”
一个萝卜一个坑,王子腾走了,他的位置自有人顶上。然而承平帝并没有提拔哪个心腹,却任命了和郡王周琅。
周琅的父亲是有叛乱前科的武王,他又和皇帝有较亲近的血脉,原该多加提防,承平帝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他放在这样一个关键的位置。
表面上看起来他若能支持哪个皇子,日后定能成为肱骨之臣,加上他和贾瑚是姻亲,得了他的支持,就相当于得了荣国府的支持。
可细细一琢磨,正是因为诸皇子争相拉拢,周琅反而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谁晓得拥立的皇子上位后会怎样看这个临场倒戈的京营节度使?坐在皇位上的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他们不一定喜欢只忠心于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的臣子,却一定不会喜欢不忠心的人。
周琅心知一个空头爵位已经是顶了天了,既然倒向哪个皇子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那还不如选择一种最没有风险的做法忠于承平帝。这给未来的真龙留下一个忠心的印象,也算是去掉了从前武王给周琅兄弟盖上的“乱臣贼子”的印章。
“王子腾也是作死,”周肃冷笑道,“皇兄的手段,岂是他能揣测的?在皇兄眼皮子底下玩左右逢源那一套,活得不耐烦了。”
哦?看来玉山知道的不少啊。贾瑚挑眉,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周肃嘿嘿笑了两声,“我自己猜的。”他不欲多说,只道:“这事儿还没完,皇兄还有后手等着呢。”
正说着,楼下一阵喧哗,两人坐在隔音好的包厢里都听见了,不由微微皱眉。这会儿两人在状元楼吃午饭。状元楼作为荣府的产业,基本上在京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碍于荣国府的名声,好多年都没人在这里闹事了,乍然出了点事,贾瑚还真有点不知道该是生气,还是好奇,或者嘲笑了。
唤来外面的人询问方知,外头一个公子哥儿不知怎么看上了楼里唱小曲的姑娘,非要人跟他回去。当初贾瑚打算把状元楼打造成文人集聚之地,自然事事都要风雅。楼里常年有几个琴师,还有将诗文以曲子的形式唱出来的歌女。
反正也无事,两人干脆开了包厢的门,倚在二楼的栏杆上看热闹。
只见一个浓眉大眼,体格颇为壮硕的小子拉扯着一个姑娘,那姑娘一脸慌乱,又羞又气,死命要挣脱开来。那小子还在口花花:“出来唱曲挣不了几个钱儿,跟着大爷走,保准你吃香喝辣。”
“噗,”贾瑚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对周肃解释说,“只是想起了以前看的话本。”
楼里的人闻声而至,很快就把歌女从那小子手里救出来了。那小子不依不饶,梗着脖子说:“怎么着?爷还动不了一个歌女?你们酒楼怎么回事?会不会做事啊?”一旁同来的几人尴尬的提醒:“文起兄,这状元楼的歌女是卖艺不卖身的。”
薛蟠冷笑道:“狗屁!在楼里唱歌的姑娘不卖身?我买下这个歌女便是了,要多少钱?”
同行的人摇头,低声跟他讲解规矩:“……都是没签卖身契的,若是那姑娘自己愿意跟你走,楼里的人绝不阻拦。若是她不愿,你不能强要。”又提醒道:“这状元楼背后的主人可不好惹。”
人家好心提醒,薛蟠反倒跟受辱了似的,大声说:“那又怎样?我舅舅可是刚升了的九省统制!”他心里早憋了一肚子火,如今不管不顾撒了出来,也不管同行的人脸色如何,只四周纷纷投来的鄙视的眼光,就叫他坚定了要把人弄到手的决心。
二楼有不少人在看热闹,见到贾瑚二人纷纷打招呼“贾大人也来了!”“哟,亲王也在呢。”贾瑚客气的向四周点头微笑,周肃直接是无视了,饶有兴趣的问:“王子腾的儿子?不对,王子腾不是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么?哦,原来是外甥啊。”他扫兴道:“你认得不?”
“是现任薛家的家主薛蟠。”贾瑚回忆着模糊的红楼内容,“王大人有一个庶妹嫁入了金陵薛家,生的儿子就是这个。”
“庶妹?”
“薛家现在住在王家家里呢,”贾瑚对薛家送上来的帖子记忆犹新,“看起来王大人对这侄子倒有几分情谊。”
周肃嗤笑一声,“他没儿子嘛。不过王子腾这个侄子也不怎么样,还不如你堂弟贾珠呢。”又漫不经心的道:“我记得王家有个男丁王仁,也是京中有名的废物。王仁都不敢在我们楼里嚣张,姓薛的倒满厉害嘛。薛家是做什么的?”
“皇商。”对周肃话里的“我们”十分受用,贾瑚也不顾周围有人在场,搂着人亲了两口。周围的人见怪不怪。都是常客,谁不知道贾大人和忠顺亲王是一对?
周肃嗤笑一声,决定回头就叫皇兄把薛家的差事革了。
周肃在心里记账的时候,事情的发展也如他们所料,那姑娘不愿意,薛蟠被打了一顿丢了出去,并从此列为状元楼的黑名单。同来的人本就是些狐朋狗友,见状一哄而散,有好心点的,命自家小厮送薛蟠回去。
回了包厢,周肃方问:“薛家银子很多吗?看那小子那样儿,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有银子一样。”
贾瑚点头,“很多。”又说,“也不算多。”毕竟他也有很多银子,普通百姓口中的巨富,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
贾瑚言下之意,周肃自然明白,只是想到忠顺王府入不敷出的现状,心塞塞的说:“啊,真希望今年出海的海船大丰。”
☆、第122章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中国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如舵、橹、锚、帆、船坞、罗盘、轮船、螺旋桨……这些与航海有关的硬件和技术,均是中国古人率先创造和发明的。自古以来,中原就有人不断尝试出海,这些人里有外交使节、海商和海盗,其中追逐利益的海商最多,规模最大。他们用中原的丝绸、美的瓷器从西方摄取大量金银。京城琉璃厂那几家卖西洋玩意儿的,便是海商中的一员。
早年贾瑚也动心过。只是高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若是运气一个不好,接连几次出海都没获,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当时贾瑚的家底可经不起折腾,只得作罢。后来银钱赚的多了,才凑热闹似的买了几支船,跟着海商后面走。
不经历不知道,晓得了里面的门道,贾瑚可真是吓了一跳。这个时候航海事业异常发达,实际上,“中国大航海时代”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元代的“官本船”制度在大周也得到沿袭。东南亚一带的航海路线已经非常成熟,什么坏血病、迷失在大海上这种事绝少发生。早期大周通过海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