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分卷阅读291

具体说他的怀疑对象是谁,但叶君书又九成的把握确定,是明家派系的人。
他昨天破坏了对方的谋算,大皇子的表现有种恼羞成怒的感觉,此时绝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去年风声鹤鸣,边塞形势紧张,鞑靼部落蠢蠢欲动,最终无声无息。
叶君书不认为他们是良心发现不打算发动战争了。
反而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塔塔纳毗邻鞑靼部落,如果大夏因为昨天的事不再庇佑塔塔纳,甚至因此举兵踏平塔塔纳,以向世人证明,大夏的威严不容冒犯。
或许他们不闻不问,鞑靼部落趁机进攻,侵占领地……
到时动静闹大,为警惕鞑靼部落会不会趁机将爪牙伸向大夏的领土,到时肯定会调兵遣将,严防死守。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
兵权。
大夏最重要的一支军队还掌握在李家手里。如果边关有战事,且不是大舅兄这摇摇欲坠的大元帅职位还坐不坐得住,起码他的虎符就保不住了。
大舅兄的身体不宜上战场。
再抓着虎符不放,就有点难看了。
之前泰安帝是基于平衡,才顶住压力没有回大舅兄的兵权。
他相信大舅兄和阿他们心中另有成算,并不是真的恋权。
李家那边一直以来都是培养李长川做下一代将帅的。
只是前任大元帅也就是李长川的父亲死得太突然,李长川临危受命,才将担子接过来,没想到刚稳定下来就遭遇暗算。
而下一任能掌握虎符的接班人,还未培养起来。
如果李家就此将兵权交出去,就再难回到他们手中。
纵观朝野,李家不放心将这支威武神军交付给其他将帅。
泰安帝也不会将这支军队交给其他镇守边关的将领,他们本身就有军队,两支军队都握在同一人手里,恐怕泰安帝睡觉都不安稳。
大皇子想要权势,想将来问鼎那个位子。不仅要有心腹大臣,最重要的是兵权。
叶君书也是不乐意见到李家耗了这么多年心血培养的威武军,最终落入他们囊里。
叶君书听阿提过,他小叔镇守边关,而他们在京里的威武军军营培养新兵,随时为边关输送人才。
叶君书没猜错的话,那位小叔,就是大舅兄挑选出来的,军队的下一任掌权者。
只是现在可能还不能服众,所以才压着没提出来。
叶君书为大舅兄惋惜。
那么有前途的一个人,明明有着将领之才,偏偏被折断了翅膀……
幸好他没让对方的阴谋得逞。
叶君书大吹一口气,将木板上的碎屑吹走,露出光滑平整的一面。
在轮椅上捣鼓一番,大功告成!
他正想自己什么时候给大舅兄献礼,就有人来报,说,塔塔纳部落的大王子前来求见。
叶君书有些意外,但并不吃惊,他觉得,自己帮了他那么大的忙,会来他家见他,很有可能是想亲自表达谢意。
叶君书拍拍手,快步走去会客厅。
“大王子大驾光临,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叶君书笑着拱手作揖。
温尔罕正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杯托,一手拿着杯盖,细细喝着热茶。
看到叶君书,便放一边,含笑地道:“叶大人客气。”
叶君书笑着请温尔罕坐下,随即自己坐到小方桌的另一边,“大王子来下官这儿,可是有事?下官能帮忙的,义不容辞。”
温尔罕看着叶君书道,“小王来此地,一是想和你交个朋友,二是,谢谢你昨日救了塔塔纳部落。”
说着,他示意一旁都手下将自己的厚礼递上来。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叶君书随意扫一眼,惊讶的发现竟然有夜明珠,还是一对。
另外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
不过他是不能的。
叶君书婉拒道,“您太客气了,您的好意下官心领。”
温尔罕刚想劝几句,叶君书就笑着道,“不是说想交朋友吗?下官也觉得和大王子很投缘,很荣幸能认识大王子。而交朋友,可没有一见面就送那么厚的礼的。”
温尔罕听到叶君书愿意和他交朋友,心里很开心,但又听他不礼,又有些为难。
他自是知道感恩的,就算成朋友了,也不妨碍他回报一二。
温尔罕想了想,就道,“那这些,就当是我们交朋友给的见面礼了。”
然后不等叶君书拒绝,就继续道,“你也可以回送我见面礼,我很喜欢你的字,比如就送我几副你的墨宝吧!”
温尔罕在事关塔塔纳部落的存亡时,自然无心其他,不过危机过去后,温尔罕注意到叶君书的字,他觉得很喜欢,很有风骨!
温尔罕一直是大夏文化的痴迷者,他自然有练过大夏的字体。
只是他一口大夏话说得流利,但怎么也写不出具有大夏风骨的字体。
他临摹了很多年,字体依然存在于工整的层面。
因此,对于叶君书的一手好字,他极其钦羡。
提到自己的爱好,温尔罕非常自来熟的滔滔不绝。
叶君书想起阿那天说到塔塔纳的大王子时那一言难尽的表情,总算有几分了解。
最后实在拗不过温尔罕的纠缠,叶君书在他的指明下,写了好几副字,还顺走了他以前随意画的一幅挂在墙上的画,十分宝贝的离开了。
还留下他送的一堆礼品叶君书觉得十分头疼,不知该不该下。
这个温尔罕看着没点心机的样子,但是不该透露的,一点儿也没透出来。
待在叶府这么久,完全没有提一句他回去后有没有查到诬陷他的人,除了一开始和他道谢,后面好似没这事一般。
叶君书只是随口探了下口风而已,并不是那么想马上知道,晚点儿他去问阿也是一样的。
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寿宴过后,皇宫并未归于平静。
当然,这个热闹也不是因为那及时被掩过去的波折而事后始追究问责引起的。
朝廷之事太后是半点不沾手,既然那场风波才刚起个头就被拍下去,没引起朝政变动,太后不会去追究事情的真相,那些事,有泰安帝去烦恼就行了。
寿宴过完,使臣觐见也已经结束。
太后的使命也完成了。
他本想第二天就回到佛堂,继续潜心礼佛。
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皇后就挂着一双黑眼圈,满脸喜色的和他说,哥儿看上个青年才俊,当众请求皇上给他们赐婚了!
虽然圣旨还没下,但泰安帝已经当着文武百官还有使臣的面口头说了,口谕和圣旨一样,都无变更的可能。
他家哥儿终于要结契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