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 146 章

案,在坦克掩护下
出动三个团往北打,沿着水川河谷,到达“伤心岭”西面的文登里,而同时美国、法国一支步兵坦克特遣
队在沙太里谷地向东打,进行佯攻。9团负责扫清文登里河谷的西侧;23团与所属的法国营负责攻占“伤
心岭”931高地主峰;38团则提供支援。为使m4a3谢尔曼中型坦克能驶进狭窄的文登里河谷,师所属工兵
营务必扫清敌人布下的地雷,重修一条可允许履带或车辆通行的道路。这项任务极为艰巨,但工兵们开始
动工了。他们探测出敌人的反坦克地雷,取出后,以50英尺的间距排开进行引bào。各处的bàozhà将附近埋的
地雷也引bào了。
10月4日,战斗轰zhà机袭击全师前方的目标后,美、法混合特遣队突袭沙太里谷地。其余全师部队集
中待命,准备在文登里行动。10月5日下午,第2师的大pào开始pào轰面向文登里河谷的三个北朝鲜团。经过
pào轰,这三个北朝鲜团各剩下不足千人。当晚在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前,海盗式飞机用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
袭击北朝鲜人的阵地,并进行扫shè。
第9团沿文登里河谷西侧前进,只遇到轻微抵抗,于10月7日到达目标后折向西北。第38团随坦克之后
进入河谷,第23团在“伤心岭”上也取得了进展。第23团1营佯攻851高地的北面,法国营向931高地的南
面佯攻。第23团的第2营从南面进攻931高地,后面有第3营紧随其后支援。该营在亨利?f?丹尼尔斯中校
带领下,不要pào火掩护,出其不意地出现在931高地前沿。战斗一打响,师的大pào立即向已探明的北朝鲜
pào兵阵地攻击。大pào轰击起了很大作用,该营在损失很小的情况下,收紧了对931高地的包围圈,并用火
焰喷shè器、手榴弹和轻兵器从地堡中赶走了敌人。到10月6日凌晨3时,2营和3营已经占领了931高地南部
,并且打退了对手的反扑。天亮前,美军仍继续前进,法国营也赶到了。到中午时,931高地才被完全拿
下。
3营继续往北进,去支援1营,进攻831高地这个敌人在“伤心岭”上的最后堡垒。在下面文登里河谷
,第2师的坦克部队在继续修路的工兵之后,全速行进,穿过文登里村,并对前来增援北朝鲜的中国部队
以很大的杀伤。这次坦克的chā入,出乎敌人意料,不仅截断了对北朝鲜部队在“伤心岭”的供应路线,而
且还为38团北进开辟了道路。
10月10日,第23团2营离开951高地,占领了下面一个东西向的斜坡。该斜坡位于文登里的东南,通向
851高地。对这座山的攻击是从西面和南面进行的。第23团1营和法国营顺着山势一步一步地从南面攻击
851高地,高地上遍地是地堡,处处要艰苦地战斗。北朝鲜人和增援的中国人一道在死守,他们不是被打
死,就是被打伤,没有一个投降的。第23团的第3营在西面转移到山嘴上,继续压缩敌人。
10月13日黎明时分,法国营猛攻851高地,占领了“伤心岭”上最后一个高峰。经过30天的残酷战斗
,联合国军终于攻下了“伤心岭”。
代价极为惊人。第2师死伤达到3700人,第23团和法国人几乎占整个损耗的一半。估计中国和北朝鲜
死伤数高达2.5万人之多。
那么得到的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为战线填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罢了。而在“伤心岭”背面又赫然耸立着
另一座大山,山上布满了就像在“喋血山岭”和“伤心岭”上一样要付出重大代价的地堡和火力点。双方
军人都表现出了高昂的英雄主义和坚强决心,但可悲的是他们所参与的这些战斗却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打的消耗战那样残酷。这就不免使人们要问,这究竟算不算得不偿失?我想最后经过判断,双方都会认为
如此。
1951年秋季,沿线还有过许多次战斗。9月份在1军和9军防线内发生的一系列局部进攻、反击战和巡
逻战,致使联合国军于10月份在西部,向被称为“詹姆士敦线”的一条新战线开展了一次大的作战行动。
这次作战使西起临津江,北越铁原的中线,扩张了几英里。在东线偏东一带,9军的24师和南朝鲜第2、第
6师,在金城正南进攻,使阵地略向北突出。1军和9军的战斗也很残酷,但都远不如“喋血山岭”和“伤
心岭”战役时间长、损失大。骑1师在向北前进时,在永川西北、铁原西南一带,撞上了敌军防线的铁壁
,骑1师在17天作战中,向西推进了不过5英里,却伤亡2900多人。第3师于9月28日至10月6日期间,在铁
原正西三角地带的血战中也付出了死伤500多人的代价,只拿下几个小山包,使汉城通往铁原向前线运送
物资的火车得以重新恢复。
尽管停战谈判于7月份开始后,和平的希望在翱翔,但从谈判起到11月份就分界线达成协议期间,双
方在战场上所流的血及付出的代价,却是双方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最多和最重大的。前后相对比,就可形象
地看出这一段争夺山头中伤亡总数是如何地突出了。据统计,这一时期,特别是9、10月两个月内,联合
国军共有6万人伤亡,其中美国人占2.2万人以上。而从朝鲜战争bào发到中国人于1950年11月25日发起声势
浩大的攻势止其中包括1950年7、8月份的败退;釜山环形防御圈;仁川登陆;突破釜山环形防御圈;
进军鸭绿江等所有战役在内,美国人伤亡总数也不过2.8万人。中国人和北朝鲜人在1951年7月至11月期间
的伤亡数,估计要达到23.4万人,由此也可看出这一阶段的山头争夺战是如何惨烈了。
到10月份作战结束时,已可清楚看出这样一种情况,即:如要对敌人主防线取得任何实质xing进展,都
必将蒙受难以计数的重大伤亡。那么,既然联合国军掌握着制海权,难道不可以在后方两栖登陆,并从侧
翼攻击共产党防线吗?不行,仁川那种决定xing打击行不通,因为可资共产党利用的中国人力极为庞大(用
在北朝鲜者只是极少数)。另外,中国人已在鸭绿江上空与美国争夺空中优势,尽管尚没有到达前线。从9
月份开始,联合国的空中封锁已经遭到中国米格15式战机(中国得向苏联购买)越来越多的拦截。到10月份
,联合国军只得在白天取消对靠近鸭绿江的清川江以北地区的空袭。这时初次发现共产党的喷气式战斗机
在鸭绿江以南上空飞行。11月份,中国人同时部署了苏制图-2双引擎轻型轰zhà机。虽然中国人在北朝鲜上
空并未全力展开空战,但共产党高xing能飞机的出现,对美国空中优势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这就提出了
问题,要是和平谈判失败,美国该采取怎样的办法来加以应付呢?
第58章 再启和谈之门
当代表们于10月25日在板门店的大会议帐篷里相聚时,朝鲜实现和平的希望重新出现。联合国军方面
提出了以实际接触线为基础,来划分军事分界线的方案。共方拒绝了这项方案,但却最终不再坚持以三八
线为分界线。在联合国军坚持要把朝鲜故都开城划归联合国军防线前,谈判似乎就要真正取得进展。李奇
微本来感到开城在战略上很重要,准备夺取这座城市,但因为邻近停战谈判,所以他放弃了1951年6月的
这项计划。现在他改变了联合国的立场,索要开城。事实上,开城是在共军防线内,而联合国军方面又一
直坚持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因此李奇微索要开城的主张没有什么人支持,即使在美国国内也同样
。11月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告知李奇微说,公众的情绪并不赞成因开城而中断谈判。
11月7日取得了重大突破。共方代表提议以实际接触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后撤2公里作为非军事区。可
是李奇微却拒绝了这一提案,坚持要以正式停战时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共方代表团对李奇微的立场反应强烈,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感到这位远东司令太僵硬不妥协。李奇
微抱怨说共方是在寻求事实上的停火。参谋长们在国务院与总统的支持下,告诉李奇微叫他接受现实接触
线,不过要看到谈判中一个来月时间内,其他问题是否也可得到解决。
共方坚持分界线不能变更,即使一个月后也是如此,直至其他项议程解决后才能考虑。联合国军代表
勉强同意。到11月23日,双方参谋人员开始在地图上核查战线,4天后,分界线才确定下来。
谈判人员处理完第二项议程,即军事分界线后,还有三项议程要进行谈判。现在谈判已进入第三项议
程,即停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督停火的方式。李奇微要求联合国观察组在全朝鲜境内的入港口岸和枢纽
中心进行自由视察,并对朝鲜各地进行空中观察和摄影侦察及对非军事区进行全方位联合观察。李奇微的
主要目的是想在停火后阻止输入人员物资,以使共产党不能再暗中加强力量。
参谋长联席会议不同意李奇微的主张。11月1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通知李奇微说,地面与空中观察是必
要的,但不能以中断谈判为代价。同时说国务院正在设法研究一项局部视察的替代方案,即由向朝鲜派遣
军队的联合国成员国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在有破坏停战行为时,对共产党中国采取惩罚措施。这就是美国
人心目中认为可产生重大影响的“严厉制裁”声明。特别是1951年秋后,当联合王国也同意同美国一道发
出这个声明时,更使美国人坚持这个看法。所谓“严厉制裁”威胁的逻辑xing结论意味着,如果中国人在停
战后决定再在朝鲜前进的话,在远东就会猛烈扩大战争。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务院和杜鲁门一直在讨
论的行动方针。如果和谈失败,真正意义上的“严厉制裁”声明,就如视察一样有效,可以保证迫使共产
党中国就范并停战。即便共产党中国想在朝鲜再次发动进攻,其惧怕的后果可能是海军封锁其海岸,空军
攻击中国和满洲,同时,也意味着原子弹可能被动用,如此以来,它在发动进攻之前,就不得不三思而后
行。
李奇微坚持对朝鲜全境的视察和控制,但是联合国军代表和共方代表在11月27日讨论第三项议程时,
却发生了激烈斗争。共产党要双方指派同等数量的人员,组成停战委员会,由停战委员会负责监督停战。
联合国军代表提出在停战后,双方都不得增加军事力量,同时要求军事停战委员会人员可在朝鲜全境自由
进出。联合国军同时拒绝考虑从分界线以北由联合国占领的西海岸外岛屿上撤出。共方阐明,在停战后,
他们不会接受对修复公路、铁路、建筑及其设施的限制,其中包括机场。另外他们指明,如双方的外国军
队在停战后完全撤出时,就根本没有必要再视察,或观察等。
看到联合国军的不妥协立场,共方在12月3日作出了让步,即,建立中立国组织来进行视察,以确保
不得增加军事力量条款的实施。但他们却同时提出一项要求,即双方不得引进“任何”额外军事力量。这
就连正常的部队lún换及派人到日本一个一个去替换也在禁止之列,而联合国军却少不了这种替换。
在这种微妙的谈判中,由于双方都不断提出导致冲突的高度敏感问题,杜鲁门总统也走到前台,对停
战后北朝鲜的重建采取特别强硬的立场。杜鲁门对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撤销除机场外联合国军反对的各项
设施的重建方案严加审查(因怕共产党建立空军基地,威胁联合国军;联合国军当然也坚持不关闭在南朝
鲜的空军基地)。
杜鲁门要过问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允许重建公路、铁路及除机场以外的一切设施。我们牺牲那么多
的人,投下了千万吨zhà弹,损耗了大量装备,好不容易才使这些人就范呀!他们在那样差的运输条件下,
曾使我吃尽了苦头;他们连机场也没有,却那么能打。”
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向总统耐心地解释说:“因为他们并不指望朝鲜问题得到政治解决,停战状态将
会持续很长时间,因而,在那么长的时间中,要想制止北朝鲜为国计民生而修复各种设施,是根本不可能
的。”至于机场修复却是另一码事,参谋长们觉得那会造成真正的威胁。总统最后接受了参谋长联席会议
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机场修复问题成为一个主要争论点。不管参谋长联席会议多么害怕,要想叫共产党接
受这样一种不对等的安排,那是绝对不现实的。因为联合国军的飞机部署在南朝鲜各机场,而却不准共产
党飞机使用北朝鲜的飞机场,能办得到吗?
经过很长时间,第三项议程中的许多争论,在艰苦斗争中,通过妥协都一一得到解决,只有机场问题
,尤其是可容纳喷气式飞机的机场问题,却使谈判有遭到彻底破坏的威胁。联合国军代表在空中视察问题
上让步了,最后提出同意修复民用机场,但共方代表却完全拒绝接受。1952年1月25日,双方代表团决定
把机场问题先放到一边,而就第三项议程其他问题达成的协议进行起草工作。
最后双方转而着手解决各自所掌握的俘虏问题即第四项议程,这是联合国军代表团一再提出要解
决的。从和谈开始,已过了5个月的时光。这5个月的谈判进展缓慢,本已极为艰苦,但最后双方着手进行
的这一问题,却使谈判拖延达一年之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