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飞逝,转眼间便来到了9月中旬。
“成都血案”的发生,使得保路运动愈发激烈。造成保路军围攻省城成都,四川大地一片混乱。
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汉军正蓝旗人。以山西知县累保道员,权永宁道,tiáo建昌,旋充川滇边务大臣,改驻藏大臣。宣统三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
1911年4月,原四川总督、赵尔丰之兄赵尔巽tiáo任东三省总督,朝廷将赵尔丰tiáo任四川总督。8月2日,赵尔丰到任。那时,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借“国有“的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从而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风cháo。四川的保路运动最为激烈,早在6月份便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之后运动遍及全省。赵尔丰甫任,也曾一度认为“四川百姓争路是极正常的事“,一面开导民众,一面电恳内阁“筹商转圜之策“,后又参劾盛宣怀,请求朝廷查处盛宣怀。但清廷对赵尔丰等所陈各节,不但置之不顾,反而电饬赵尔丰解散群众,切实镇压。赵尔丰被bī无奈,只能忠实的执行清廷的旨意。9月6日,赵尔丰召集各营军官训话,部署弹压保路风cháo。9月7日,他以到督署看邮传部电报为由,将应约而来的蒲殿俊、罗纶等九人诱捕。消息传出,同志会组织民众到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遭到卫兵的枪杀,造成“成都血案“。当天,同盟会员用木片制“水电报“,投入锦江,传警各地。成都附近十余州县以农民为主体的同志军,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秦载赓、龙鸣剑、侯宝斋、张捷先、张达三等人率领下,四面围攻省城,在城郊红牌楼、犀浦等地与清军激战。周鸿勋率所部巡防军在邛州反正,与南路同志军占据新津。罗子舟率雅州、荥泾同志军扼守大相岭,阻击清军。各州县同志军一呼百应,把守关隘,截阻文报,攻占县城。旬月之间,四川大半州县被保路同志军攻占,清军处处失利,四面楚歌。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领导荣县独立,建立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川军不愿意接受命令继续镇压,清政府于是派湖北新军入川平定dongluan。
1911年9月10日朝廷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经宜昌入川,至资州。1911年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为军官刘怡凤所杀。
11月22日和25日,成都召开四川官绅代表大会,宣布脱离北京政府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原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任军政府都督,陆军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任副都督。但是局势并不稳定,12月6日,军队突然哗变,蒲、朱逃走,军政部长尹昌衡平定叛乱,被推为都督。当军队哗变时,应一些绅商的请求下,赵尔丰以总督的名义张帖布告以安定军心,因此,事后人们怀疑兵变是赵指使。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指挥所部擒获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召开公审大会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杀于皇城“明远楼“,赵尔丰死前,骂不绝口。
从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人,到“成都血案”的发生,到同志军围攻成都,到荣县独立,再到端方率湖北新军入川......
这一桩桩事件,张逸都从报纸和自己的前世记忆里得到印证,离武昌起义还有二十多天,这会是一个民族崛起之机吗?张逸站在窗前默然无语......
--------------------------------------
--------------------------------------
在9月20日,张逸从德国订购的剩余火炮等终于来到了,如此,张逸手中已有火炮达72门,可以组建一个炮兵团又一个营,但是,却苦于没有这么多的炮兵人才,目前,仅仅装备一个炮营又一个炮连。所以,剩余的都被堆放着仓库,等待这新的炮兵的接收。
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张逸让其大哥张超去探一探安徽投资公司,和华夏集团的股东们的意见。在安顿好大小老婆之后,张逸便住进军营,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到。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过了中秋佳节,这个中秋节合肥的老百姓过得还算舒心,虽然外边依然不太平,但是因为裁撤了不少私自设立的税卡,物价下降了不少,贩卖土产的价格也能够提上一些,因此老百姓稍微好一点的都能割上一点肉,菜里能够见一点荤腥,就算是差的也能够吃上一顿干饭。
不过中秋刚过,张逸的心就不再平静了,按照历史进程,武昌首义就在这几天了,中国的新时代就要来临,到底是成龙还是成虫就在今朝了,就在张逸焦急的等待之中,武昌城内也是分外紧张,革命党人原计划在中秋节也就是公历十月六号正式发动起义,哪里知道他们频繁的活动惊动了满清,提前有了准备。满城戒严,收缴新军手中的子弹,使得起义不得不推后。
革命党的领导人之一孙武在租界制造炸弹的时候,一时失手将炸弹引爆,随即引来了俄国巡捕,迫使革命党不得不决定在九号晚上起义,但是又因为四门紧闭,无法联系而再次推后。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的爆发,就不得不提文学社和共进会。
1907年9月,革命者在日本成立了共进会。好几个湖北人都是发起人,其中的孙武无论在唐才常的自立军还是在刘静庵的日知会中,都算是活跃分子。孙武1908年回到武汉,立即在本地成立了共进会。他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军队,自命为“抬营主义”,即整体地把士兵变为革命者。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专为此而当兵行伍数年。这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在1911年的5月,湖北的两大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便举行了秘密会议,准备合并成为一个团体然后进行起义,而为首的便是曰后“首义三武”当中的两个人,蒋翊武和孙武。
其中蒋翊武是文学社的社长,而共进会则是以孙武为首。
(这里解释一下,共进会算是同盟会的外围团体,而文学社则是独力革命团体,成员500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新军士兵,虽然有些无语满清政斧对这么多士兵喜欢这么诡异的事情毫无察觉,但实际上武昌起义出力最大确实是文学社。)
小说推荐